4、安装不当造成轴承提前损坏
轴承在安装中操作不当经常会造成轴承提前损坏或使用中早期失效。下面是几个常见的错误安装情况。
轴与轴承内孔配合过松(俗称“走内圈”)
下图1是轴与内孔配合太松,使轴与内孔表面之间产生滑动摩擦所致。
下图2是内圈与轴之间的滑动摩擦产生高温,由于内圈端面与轴的挡肩之间发生摩擦,使内圈端面产生热裂纹,热裂纹的不断延伸,将使轴承内圈在使用中断裂。
下图3是由于“走内圈”使内孔与轴表面之间产生滑动摩擦,引起的高温使表面金属熔化并与轴产生粘连。

轴或壳体与轴承过盈配合
如下图1、图2,用铁锤直接敲击轴承内圈(或外圈)端面,这样很容易把挡边敲坏。正确的方法是下图3,应该采用套筒放在内圈(或外圈)端面上,用铁锤敲击套筒来安装。

如下图,安装不到位使轴承单面受力,单面受力即只有一列滚子受力,其结果是轴承一列滚子提前失效。

轴承安装时加热温度过高
有些用户用乙炔喷枪或明火对轴承内孔进行加热,当加热温度过高会使轴承退火,硬度降低。当超过727 ℃(轴承钢的相变温度)时,轴承钢内部的金相组织将发生变化。当轴承冷却后,轴承内孔就不能恢复到原来的尺寸,通常比加热前的尺寸要大。

拆卸
不论采用何种拆卸方法,特别是采用气割枪的方法,尽可能保留生产厂、 出厂年份代号,以便追溯。
在拆卸时施加在轴承圈上的作用力,绝对不可以通过滚动体来传递。
如下图1,事先在外壳的圆周上设置几处外圈挤压螺杆用螺丝,一面均等地拧紧螺杆,一面拆卸。
如下图2,在外壳挡肩上设置几处切口,使用垫块,用压力机或轻轻敲打拆卸。

如下图1,用压力机拆卸内圈。
如下图2、图3在轴肩上设计拆卸槽,用拉拔器拆卸内圈。
如下图4,通过钢球来传递退卸力是错误的。
采用气割枪的方法,必须要保留生产厂家、出厂年份代号,以便追溯。
